< 返回上一页
首页  ->  汕医新闻
凯旋!致敬汕头国际眼科中心支援潮南核酸采样医疗队
2022-11-18 16:12:36   

11月15日,在经历10天的连续作战后,汕头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联合汕头国际眼科中心支援潮南核酸采样队伍101人圆满完成战疫任务,平安凯旋!

1-1.jpg

1-2.jpg

在医疗队员准备离开时,不少当地村民自发前来送行,现场的横幅和标语表达了当地人民对医疗队员的敬爱和不舍之情。他们挥舞着手中的红旗,唱着国歌,以最质朴的方式表达着他们的谢意。

“不辱使命,安全归来!为你们感到骄傲,为你们每个人喝彩!”“大家辛苦了!欢迎你们凯旋!”在汕头国际眼科中心门诊楼前,医院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及部分职工代表打着条幅,高喊“欢迎回家”的口号,热烈迎接回来的抗疫队员,并向他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最诚挚的慰问和最衷心的感谢!

5.jpg

无论隧道再长,尽头一定有光。回望2022年10月汕头疫情发生至今,汕头国际眼科中心支援潮南核酸采样医疗队以昂扬的精神状态,义无反顾奔赴前线支援,在为期10天的支援工作中,累计完成了3个高风险村近12万人次的核酸采样,用双脚挨家挨户为3500多户居民上门入户采样,徒步多达3340公里,他们以实际行动践行医者使命,充分展现了“汕眼人”的智慧和力量。


舍小家为大家,他们闻令而战奔赴“疫”线

凡为医者,遇有请召,不择高下远近必赴。面对抗疫的号召,汕头国际眼科中心支援潮南核酸采样医疗队于11月5日清晨6时紧急奔赴潮南区陈店镇重点封控区,在疫情防控最前线,执行高风险区域网格化全员核酸采样的支援任务。

这支队伍中,有不少是曾经多次支援各方、疫情防控经验丰富的“老将”,也有“关键时刻特别能扛”的“90后”,如去年支援广州海关白云机场口岸检疫工作,还有支援市疫苗接种工作的同事,他们一次次临危受命、逆行一线。虽然大家知道此次要深入封控区,就意味着短期回不了家,需要面对随时都有可能被感染的风险,但所有队员都绝无二话,毫不退缩。





智慧与勇气并存,他们用双脚挨家挨户入户采样

医疗支援队抵达陈店镇后顾不上休整,立马兵分五路,直接奔赴各支援网格区。

在瓦窑村网格点,一组小组长郑良娣考察了当地的实际情况后,迅速协助网格长布置防疫工作场所,划定了穿衣区、一脱区、二脱区、医疗垃圾暂储区、回收标本区等。

8.jpg

考虑到很多志愿者为非医务人员,为避免感染,郑良娣主动跟村委干部沟通,利用采样间歇时间,组织村委干部和志愿者们上了一堂实用的培训班,教授大家如何正确穿、脱防护服,如何正确处理医疗废弃物,赢得了村委干部和志愿者们的一致好评。

8-1.jpg

明确采样名单,规划工作路线,确保应急物资,入户采样……在封控区的日子,各项工作都井然有序地进行着。

与病毒作战,需要勇气,更需要智慧。采样队员们穿着防护服,穿梭于各街道各栋居民楼,入户进行核酸采样。“入户采样”是一项极度考验体力、耐力的工作。进入封控区执行入户核酸采样任务意味着风险级别更高,各类突发事件也会增多。采样队员们克服种种困难,巧花心思自制“挎篮”放标本,把手消瓶绑在身上,腰部还缠上医疗废物垃圾袋,随时随地收集医疗垃圾后进行集中处理。

9-1.jpg

蜿蜒崎岖的乡村道路和无数层楼梯,考验着采样人员体力和耐力,但大家都坚持了下来,风雨无阻,毫无怨言,全力以赴完成各项防疫任务。

 

10-1.jpg

脸上被口罩压出的勒痕、被汗水浸泡得发白的双手,还有布满汗渍的洗手服……这些都是为家乡人民战疫留下的无声印记。

 

11-1.jpg


彰显责任担当,他们坚持“轻伤不下火线”

由于长时间身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加上饮水少出汗多,又久站久行,在支援的第六天,队员刘俊权已经多年没有发作的痛风复发了。作为一名药师,刘俊权知道怎么控制好病情,在当地志愿者的帮助下,他买到了药进行紧急治疗。

虽然队友们都让他多休息,但刘俊权还是忍着脚痛,在病情得到一定的缓解后坚持换上防护服去给村民采集核酸。“每个人都顶着压力,这个时候能克服就克服。大家非常照顾我,并没有安排太重的任务给我,还总是叫我坐下多休息,一路上,很多同事都停下来等我,尽量不让我落单,我感觉这个集体真温暖。”刘俊权希望自己能和队员们并肩作战,早日战胜疫情。

虽然不少队员都病痛在身,比如过敏、脱皮、高血压……承担着封控区采样重任的他们却“轻伤不下火线”,义无反顾坚守奋战在抗“疫”一线,为抗击疫情贡献力量。


温暖与爱相伴,他们“双向奔赴”并肩作战

支援期间,医疗队员们无私奉献的精神也得到了当地村民的认可与体谅,暖心故事时常上演。

在洋新村中,当采样队员来到一户村民家门口时,该户村民家中的,三名孩子闻讯跑了出来,每人手里还拿着一幅形象生动的原创“大白”图画要送给他们,上面写着“白衣天使,您们辛苦了!”

 

12-1.jpg

还有沿路为队员们“比心”加油鼓劲的村民。

 

13-2.jpg

一幅幅稚嫩的画作,一个个虽小但温情的画面,都会成为了彼此的能量加油站。

在洋老村二区有一位大爷,他常年饱受尿酸结石困扰,走路相当困难,但每天都会早早地让儿子扶他坐在进门处,听到村里通知做核酸采样的广播,会一直探着头等待医疗队员上门采核酸,为的就是帮医务人员节省时间,不耽误“大白们”的工作。当他知道11月14日是大白最后一天上门采核酸,他自己扶着墙,顶着疼痛,弯着腰,戴着口罩站在门口等着,他说他要看清楚为他采样的队员,记住所有“大白”的模样……

在这场战“疫”中,大家从陌生人变成了战友,并肩同行,共同奋战。90后队员吴硕翔说:“我永远都不会忘记,在这片属于我们的土地上,我们曾拧成一股绳,肩并肩,共同挥洒汗水,为人民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疫情下的青春,每个人都是战士,每寸土地都是战场。白天的奔走,夜幕下的坚守,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行动是信仰最完美的传承。这才是疫情之下,青春该有的样子!”


愿天下无疫,人间皆安!

离开潮南的前一晚,陈店镇的烟花点亮黑夜,看着漫天的绚烂,医疗队员黄岸侠不禁发出“这是多么久违的幸福”的感慨,她在随笔中写道:

瘟神侵家乡,黎民多苦难。

妖雾腾天暗,江河无月光。

夜半号角响,急急整行装。

不及细思量,无畏赴潮南。

白袍勇先当,丹青抗疫忙。

吾辈不守望,家国何安康?

虽无刀剑影,使命照荣光。

安邦多杰雄,共敬抗疫郎。

万众筑铁壁,同助亦同歌。

捷报频频传,国泰民皆欢。



通知类别:汕医新闻    撰稿人:眼科中心    审核人:组织宣传统战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