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30日,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临床学院)工作大会在潮州成功举行。本次大会由汕头大学医学院主办、潮州市人民医院协办,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健康中国”战略对医学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会议聚焦深化医教研协同机制,围绕共建“一流汕医特色临床学院共同体”展开深入探讨,致力于为区域教育医疗高地建设注入新动能。
汕头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郝志峰,潮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周如茵,深圳市龙岗区卫生健康局党组书记、局长许亦群,潮州市卫生健康局党组书记、局长吴育墩,汕头大学副校长、医学院党委书记胡忠,医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夏欧东,医学院党委副书记陈楚群、副院长曾旸、纪委书记黄谷子、院务顾问陈海滨,汕头大学教务处副处长江松琦、科研处副处长李兵,汕头大学医学院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以及各直属附属医院班子成员、非直属附属医院、临床学院主要领导及分管科教工作的院领导和科教部门负责人等近150位代表共同出席。
会议当天上午举行开幕式、汕头大学医学院深圳研究院签约仪式及主题报告,聚焦临床学院建设、医院精细化管理与学科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下午进行临床学院建设经验系列报告及“青蓝项目”结业仪式。
开幕式上,胡忠书记、周如茵副市长、郝志峰校长先后致辞。胡忠书记指出,医学院始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致力于培养医德高尚、医术精湛、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医学人才,并持续推动医教研协同发展。他强调,本次大会旨在总结临床学院建设成效,分析新形势新挑战,凝聚共识、汇聚合力,共同开启医教研协同发展新篇章。周如茵副市长充分肯定汕头大学医学院作为粤东医学教育引领者,在医学教育、科研创新与医疗服务方面取得的卓越成就,为区域输送了大批高素质医学人才。她表示,潮州市将以此次大会为契机,持续深化合作,在政策支持、学科建设、人才引进和科研立项等方面予以重点倾斜,推动构建医疗、教学、人才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助力汕潮揭都市圈与粤东医疗事业开启新局面,为健康广东贡献力量。郝志峰校长指出,医学教育与卫生健康事业关乎民生福祉与民族未来,既是一场接力跑,更是一场需要协同作战的“团体赛”。他希望医学院与各附属医院、临床学院进一步强化“命运共同体”意识,打破体制机制壁垒,深化资源整合,在大学的共同平台上实现理念共鸣、资源共享、发展共进。学校将继续搭建平台、争取政策、整合资源,支持每家附属医院在“汕大”旗帜下实现特色发展、优势互补,凝聚服务健康中国战略的“汕大力量”。
开幕式后,我院与深圳市龙岗区卫生健康局举行了合作共建“汕头大学医学院深圳研究院”框架协议的签约仪式。研究院落地深圳龙岗,标志着双方合作进入新阶段,将为人才纵向培养、科研成果转化与医疗创新服务构建有机闭环,成为新时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在主题报告环节,夏欧东院长作汕头大学医学院临床学院建设报告,系统总结了我院医教研协同建设的阶段性成果。目前,医学院已在汕头、深圳、韶关、梅州、中山、潮州等地建成12所直属与非直属附属医院、15所临床学院,并与24所三甲医院建立教学合作关系,网络覆盖全省五大都市圈,省域战略布局初具规模。为破解临床学院建设中“合作不紧密、机制不灵活”等核心问题,学院将着力打造紧密协同的临床学院共同体,通过设立专门管理机构、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强化学科共建与科研协作、完善多维评估机制,构建医、教、研相互赋能的良好生态,推动各临床学院实现高质量发展。此外,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梅州医院副院长刘波颖、广东省人民医院科研处学科办主任孙环环、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院长陈永松、汕头大学医学院北大深圳临床学院副院长易黎、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深圳妇儿医院(龙岗)党委书记孙凯分别围绕精细化管理、学科建设、医教研协同等作了专题报告。
大会最后举行了“青蓝项目”第二批学员结业仪式。“青蓝项目”是我院与龙岗区卫健局合作的重点人才计划,旨在为龙岗区区属公立医院培育骨干力量,依托医学院及附属医院优质资源,全面提升学员医、教、研综合素养。曾旸副院长介绍了学员取得的成绩,并对项目推进过程中付出辛勤努力的领导、导师与同仁表示衷心感谢。仪式上颁发了结业证书、优秀学员奖、优秀导师及导师组奖、优秀后勤管理奖等。
本次大会为附属医院与临床学院建设绘制了新蓝图。站在新起点,医学院将凝聚更强合力、优化务实举措、提速建设步伐,确保发展共识落到实处,携手共创医教研协同新未来,为健康中国、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建设贡献汕医智慧与力量。

通知类别:汕医新闻 撰稿人:教务处 审核人:组织宣传统战部
粤ICP备10216025号 © 汕头大学医学院 | 地址:汕头市新陵路22号 | 515041 | 汕头大学医学院网络与信息中心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