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难气道”作为临床麻醉领域的专业术语,虽不为公众所熟知,但与“困难气道”的不期而遇对麻醉医生来说却是一场考验和挑战。
近日,汕头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联合汕头国际眼科中心麻醉团队克服患者头颈部大范围瘢痕挛缩的麻醉难题,成功为其实施“清醒气管插管联合环甲膜穿刺”,该项新技术保障了手术的顺利开展,标志着我院麻醉团队在困难气道管理方面再上新台阶。
患者成先生(化名)祖籍江西,15年前因硫酸烧伤致颜面颈胸部大面积瘢痕形成,曾于外院行双眼睑外翻矫正术。此次因左眼持续性异物感、溢泪伴分泌物增多影响生活质量,慕名来我院眼眶病、眼肿瘤与眼整形专科求治。专科主任李泽宜主任医师详细检查后,为成先生制定了“左眼上睑外翻矫正术联合植皮术”的手术方案。
考虑到成先生头颈部大范围瘢痕挛缩的特殊情况,麻醉科室副主任谢剑英组织科室进行术前讨论,决定采用“清醒气管插管联合环甲膜穿刺”的创新麻醉方案。
麻醉医生林泉介绍,作为困难气道管理的核心技术,“清醒气管插管联合环甲膜穿刺”具备独特优势:通过维持气道保护性反射,显著降低意外通气失败风险;精准的黏膜表面麻醉与区域神经阻滞可确保患者依从性;配合可视化插管设备及应急预案,为复杂气道病例提供安全保障。
在麻醉团队的通力协作下,林泉主治医师为患者实施精准麻醉管理,成功完成气道建立,为后续手术铺平了道路。
插管全程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无呛咳反射等不良应激反应,导管耐受性评估优良后平稳过渡至全身麻醉状态,李泽宜主任团队顺利完成眼睑解剖复位及自体皮片移植,术后患者麻醉复苏顺利,安返病房。
随着这项技术在临床实践的日臻完善和不断提高,将会使更多的病人受益。
汕头国际眼科中心麻醉团队
汕头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联合汕头国际眼科中心麻醉科现有麻醉医师6人,麻醉护士6人,其中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8人,初级职称3人,已形成一支结构合理、高效协作的人才梯队。科室常规开展眼科全周期麻醉服务,涵盖监护麻醉管理(MAC)、全身麻醉、门诊小儿七氟烷吸入麻醉、局麻手术患者围术期中央监护等特色技术,并创新开设麻醉门诊评估服务。近年来科研能力显著提升,主持市级科研课题4项,合作完成市级重点项目1项,累计发表学术论文3篇,成功实现2项专利技术转化。
通知类别:汕医新闻 撰稿人:国际眼科中心 审核人:组织宣传统战部
粤ICP备10216025号 © 汕头大学医学院 | 地址:汕头市新陵路22号 | 515041 | 汕头大学医学院网络与信息中心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