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卫健委妇幼司正式公布了“乳腺保健门诊建设单位”名单,附一院甲状腺乳腺外科(以下简称“甲乳外科”)成功入选!作为省内仅6家,非珠三角地区唯一一家,这是附一院高质量发展在专科能力建设方面又一突破,标志着附一院乳腺疾病全病程、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与实践与国内行业头部医院对齐。
附一院普外科(包括甲乳外科)作为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是粤东地区最早的一批乳腺疾病诊疗中心,自成立以来,始终秉承团结协作,踏实奋进,博学专研,开拓创新,“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致力于乳腺疾病的“筛-防-诊-治-康”全周期管理工作。在科室负责人林豪雨的带领下,科室不断发展壮大,如今已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保健为一体的综合性科室,专业的诊疗技术、优质的服务能力以及全病程健康管理的特色优势,深受社会各界好评。
科室目前重点开展以腔镜保乳及乳房重建为特色的早期乳腺癌规范治疗;以综合治疗和多学科诊疗(MDT)为特色的中晚期乳腺癌全程管理;以精准微创手术为特色的乳腺良性疾病治疗;近年来借助医院高质量发展东风,分别开展了潮汕地区首例机器人辅助下乳腺癌手术和首例机器人辅助下甲状腺肿瘤切除术,以多种入路腔镜手术为特色的甲状腺手术;以加速康复外科(ERAS)为特色的高效日间手术方式;以综合消肿治疗(CDT)为特色的淋巴水肿治疗。牵头成立汕大乳腺MDT及研究互助协作联盟,联合发起成立汕头市乳腺癌专病专家联盟,组织多次学术研讨会,牵头编撰《汕头市乳腺癌专病专家联盟规范化诊疗指导手册》,在区域具有一定影响力。
科室骨干致力于交叉学科、国际合作、多维度创新。主要科研方向为乳腺癌浸润转移和治疗耐受机制研究、分子影像学应用研究、靶向杂化纳米药物开发研究,近年来在难治性乳腺癌治疗前沿科技“ADC药物”开发上科研成果丰硕,转化潜能强劲。
团队近5年发表SCI论文30余篇(其中1区15篇)。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级拔尖人才项目(B类)(100万元)、李嘉诚基金会交叉学科重点项目(100万元)、中国博士后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提升计划等各类基金资助。科研成果在乳腺癌研究顶级国际会议之一欧洲肿瘤医生年会(ESMO),美国癌症研究学会年会(AACR)上展出。同时注重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和临床科研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卓越医师,学科骨干梁元科博士获全国优秀青年肿瘤医生“35under35”,研究生参加第31届(生物)医学科学国际学生大会(ISCOMS)Oral Presentation学术汇报获SESSION WINNER奖,参加全国医科院校研究生院联盟2024年度研究生竞赛获一等奖及“科普视频最佳人气奖”。
作为汕头市乳腺癌筛查项目的牵头单位,附一院甲乳外科构建了领先的区域筛查防治网络。全面践行女性乳腺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理念,围绕青春期、婚孕前、孕产妇、哺乳期、更老年等关键时期,系统开展乳房保健、筛查与诊疗工作。从青春期的乳房发育指导,到婚孕前的乳腺健康评估,再到孕产期及哺乳期的乳腺疾病防治,以及更老年期的乳腺癌筛查与康复,为女性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服务。
与此同时,科室的科普工作与乳腺癌早筛项目有机结合在一起。本科室采用讲座、视频、手册等多种形式向患者传递健康知识,提高患者的接受度和理解度。林豪雨作为“广东省科普讲师团”的健康科普专家,组建科普健康团队“原来乳此”“柠檬医生”,项目获“创青春”首届全国卫生健康行业青年创新大赛优秀奖,广东省“益苗计划”公益科普省级示范项目,第七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带领团队多次在健康教育类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包括国家癌症中心举办的第一届乳腺健康科普大赛第一名;首届广东省健康科普大赛获二等奖等多项成绩等。优秀作品已入选国家癌症中心主编的电子书《乳腺癌科学防治与健康管理》。牵头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科普丛书《乳腺疾病百问百答》。
此次入选国家卫健委妇幼司牵头的全国“乳腺保健门诊建设单位”,是对附一院甲乳外科学科建设工作的高度认可和肯定。科室将以此为契机,对标“国家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国研究型医院”建设等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切实推动以医疗服务、学科建设、科技创新、教育教学、人才建设等一系列改革创新一体推进、协同互促、高效运行;继续以更专业的技术、更温暖的服务,为每一位女性筑牢乳腺健康的“防护墙”。未来,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全生命周期妇女健康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提升乳腺保健水平,为广大女性的健康保驾护航。
通知类别:汕医新闻 撰稿人:附一院 审核人:组织宣传统战部
粤ICP备10216025号 © 汕头大学医学院 | 地址:汕头市新陵路22号 | 515041 | 汕头大学医学院网络与信息中心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