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29日,2025年全国急诊外科分会年会在厦门举办,大会对破伤风防治示范“十百千”项目首批已通过认证的18家医院进行表彰并授牌。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在全国众多参评单位中脱颖而出,成功获评“破伤风急诊诊治基地”,标志着附二院破伤风规范化预防处置和综合医疗救治能力已通过国家评审要求。
附二院是全国首批通过认证的破伤风防治示范基地,是广东省首批通过评审认证的两家医院之一,也是粤东地区首家通过国家评审认证的医院。
破伤风防治示范“十百千”项目是由急诊外科医师专委会、北京急诊医学学会、急诊专科医联体联合发起的项目,是为了积极响应国家卫生健康委《非新生儿破伤风诊疗规范(2024 年版)》的号召,推动破伤风防治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破伤风防治示范“十百千”项目旨在通过十年的努力,在全国建成百个“破伤风防治示范基地”和千个“破伤风预防规范门诊”,以提升破伤风救治能力,构建一体化诊疗服务,推动破伤风防治规范化进程。项目发布后,受到全国各医疗机构的广泛关注和认可,第一期共收到全国620多家医疗机构的积极参与。
破伤风防治示范“十百千”项目于2024年年底启动,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同期对照破伤风防治示范“十百千”项目“示范基地”评审标准,正式启动破伤风防治示范基地标准化建设,成立以汕头市医学会第一届动物致伤救治专业委员会主委谢扬为首的破伤风防治委员会、破伤风诊治专家团队。
由附二院院长陈业晞担任项目负责人,医务科作为协调管理部门,急诊专家谢扬主委和科室负责人黄天亮博士具体负责项目工作,院内多学科配合,全面推动附二院的破伤风防治规范化建设。
6月18日,中国疾控中心专家吴彦领教授、广东省急诊医学专家窦清理教授、国家破伤风防治示范基地秘书等专家对广东省申报单位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进行实地走访,专家组针对医务人员破伤风规范告知率、外伤后破伤风预防规范处置率、破伤风能力提升及科普宣传等工作进行现场追踪核查、提问考核等。通过现场评审,国家《破伤风十百千项目》评审专家们对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完成破伤风防治示范基地的验收工作成效给予高度认可。
专家组通过听取汇报、查验资料、实地考察、抽取病历、提问考核等方式对基地建设情况进行了全面严谨的检查评估,并实地走访诊疗区、清创区、接种区等区域,实地查看冷链储存及信息系统,细致查验规范公示标识、重症救治条件、疫苗冷链管理及操作流程,并随机调取病历核验数据,从基本条件与资质、破伤风预防及救治、能力提升、科研与学术带动四大要素,全面评估医院破伤风防治体系建设情况。
在整个评审过程中,医护人员沉着应对、操作熟练、流程规范、快捷高效,尤其是黄天亮博士、林少胜副主任医师、林剑生护士长和王玉莲副护士长对本院规范处置破伤风流程的介绍,得到了专家们的充分肯定。随后专家组对综合验收情况进行总结反馈,对医院破伤风示范基地防治体系完整、设施设备齐全、接诊处置流程严谨科学、多学科协作高效等建设成效给予了充分肯定,对附二院已实现全院设置破伤风免疫制剂不规范处方的智能提醒、开通全院主动免疫制剂处方权限、组织全院外科系统专题培训、提供住院病人床旁接种服务、将破伤风规范预防工作纳入急诊科和医院质控考核、创新印制破伤风疫苗二、三针接种提示卡等亮点工作均高度认可,并就组织架构、质控考核等方面提出了宝贵的优化建议。
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是省属大型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急诊科医护人员96人,共24人拥有预防接种资质,具备疫苗储存运输冷藏条件、接种信息采集和报告设施设备、相关制度建设,配备有破伤风主动与被动免疫制剂,犬伤动物伤的主动与被动免疫制剂,功能分区合理,地面标识清晰;拥有各种大型诊疗设备,提供24小时接诊服务,具有环境优美救治预防条件。急诊外科年诊治创伤病人2.5万人次以上,对破伤风的诊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在全省处于先进水平。
此次获评“破伤风急诊诊治基地”,不仅是对附二院多年深耕破伤风防治工作的肯定和鼓励,也是工作上的新平台、新起点。作为外伤患者的首诊科室,急诊科在破伤风防治工作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医院严格遵循国家卫生健康委《非新生儿破伤风诊疗规范(2024年版)》要求,致力于规范破伤风诊疗流程,提升医疗质量与安全。
未来,附二院将秉承医防协同融合理念,持续推进粤东地区破伤风防治的科研工作,不断提升破伤风防治能力,降低破伤风发病率和病死率,带动整个粤东地区急诊工作的完善,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
通知类别:汕医新闻 撰稿人:附二院 审核人:组织宣传统战部
粤ICP备10216025号 © 汕头大学医学院 | 地址:汕头市新陵路22号 | 515041 | 汕头大学医学院网络与信息中心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