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上午,附一院2025年教师节表彰大会在第二学术报告厅召开。医院领导、职能干部、教研室主任及秘书、住培基地主任、教学主任及秘书、获奖教师、表演人员等齐聚一堂,共同庆祝第41个教师节,表彰在医学教育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与个人。会议由科研科冀新凤副科长与教学科(学生科)杨晓寰共同主持,围绕“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谱写教育强国建设华章”主题,通过颁奖仪式、领导讲话及文艺表演等环节,全面展现医院在医学教育领域的丰硕成果,凝聚育人共识。
以双重使命诠释教育初心:守护生命与传承根脉
党委副书记、院长陈永松在开幕致辞中指出,作为教学医院的医者与师者,双重使命带来双倍付出,更孕育双倍收获——从学生独立完成急诊抢救的成长,到国家级省级教学竞赛的突破,再到住培联合培训模式获国家认可,从我们培养的学生获得国自然项目,这些成果彰显了医学教育工作者的价值追求。陈永松院长强调,医学教育需兼顾科学与人文,既要锤炼临床技能,更要传承医者仁心,让学生在掌握技术的同时,铭记“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誓言。
颁奖仪式:多维度表彰教育先锋,点亮知识共享之光
颁奖仪式上,11类奖项逐一揭晓,覆盖住培带教、教学竞赛、命题创新等多个领域,每一项荣誉都闪耀着“知识共享”与“传承奉献”的光芒。党委书记林枫、院长陈永松、副院长陈剑、院务委员夏伟及副总会计师孙吟等领导分别为不同奖项的获奖者颁奖,充分体现医院对“知识共享者”与“教育传承者”的高度认可。
教学个人奖:15名优秀住培带教老师以“手把手教学”传递临床经验,12名“最受欢迎的老师”用耐心与智慧点燃学生求知热情,各级教学竞赛获奖者(医院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竞赛7人、医学院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竞赛4人、汕头大学教师教学创新大赛1人、广东省第七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大赛1人)则以创新教学方法打破知识传递的边界。
集体荣誉:5个优秀住培专业基地与12个最受欢迎的科室,以团队协作构建了“传帮带”的育人生态,让年轻医师在实践中快速成长。
专项贡献奖:中国医学教育题库命题创新大赛医学院选拔赛命题组3人,将临床经验转化为标准化试题,汕头大学医学院优秀教学奖1人、汕头大学教书育人优秀代表1人,则以十年如一日的坚守诠释“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擘画医学教育发展蓝图:以“人师”“经师”标准培育新时代医学人才
党委书记林枫在总结讲话中以“三重定位”明确医学教育方向:一是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深化“课程思政”,将“红医精神”“抗疫精神”融入教学,以“大医精诚”理念培育“有灵魂、有温度、有担当”的医学人才,做学生医德医术的引路人和示范者。二是聚焦高水平临床医学院建设,推进实体化教研室与“医院-科室-教师”三级联动机制;强化科研反哺教学,将临床新技术、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案例;依托教师发展中心加速青年教师成长,传承“传帮带”传统。三是落实医学院部署,健全教学科研管理机制,将教学业绩纳入核心考核;完善教师荣誉体系,落实“惠师”政策,营造“安心从教、热心从教”的育人生态,凝聚“知识共享、传承奉献”的育人合力。要将工作重点聚焦高水平临床医学院建设,谋划建立健全医院教学和科研管理体制机制。
用人文情怀点亮教育温度:在叙事与歌声中传递医者仁心
大会尾声,节目表演将氛围推向高潮,从人文视角诠释了医学教育的温度与深度。规培办公室买琪副主任的叙事医学演讲《医生的边界》,以真实案例探讨医学人文教育,阐述了“如果技术达到边界,温暖便是归途”的人文理念;重症医学科三区洪舒婷医生的《进退间,见天地》,讲述了临床决策中的人文考量,展现了“温度医者”的成长轨迹;大外科李欣欣主任与在读硕士研究生黄源长领衔的师生合唱《You raise me up》,以歌声诠释了“教学相长”的真谛——老师照亮学生的成长路,学生也以青春活力反哺教育初心。
在演唱结束后,刘源、应文娟、林霓阳、王斌四位医学教育前辈通过视频寄语后辈,将多年积淀的育人智慧与炽热情怀娓娓道来:既要传授技艺,更要点亮心灵;既要严谨求真,也要心怀温暖;既要救治当下,更要耕耘未来——这才是医学教育的真谛,为整场活动画上了温暖而深情的句号。
凝聚育人共识,赋能教育强国:让医学传承之树常青
本次表彰大会不仅是对优秀教育工作者的肯定,更是医院推进医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通过弘扬教育家精神,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创新教学模式,医院将持续为“健康中国”战略输送高素质医学人才。正如教师节活动主题: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以医教协同谱写华章,让医学传承的根脉深扎大地,让知识共享的光芒照亮未来,培养一代又一代“守护生命、传递希望”的医者脊梁!
通知类别:汕医新闻 撰稿人:附一院 审核人:组织宣传统战部
粤ICP备10216025号 © 汕头大学医学院 | 地址:汕头市新陵路22号 | 515041 | 汕头大学医学院网络与信息中心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