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七届广东省医院协会医院管理技术创新奖评选结果正式公布。汕头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联合汕头国际眼科中心申报的“重要致盲眼病智能化诊疗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项目,荣获科技创新类一等奖!这一奖项是对汕头国际眼科中心在眼科诊疗智能化创新与应用领域持续探索的高度认可,彰显了汕头国际眼科中心在推动眼科智能诊疗技术发展和管理模式创新中的卓越实力。
项目名称:
重要致盲眼病智能化诊疗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
主要完成人:
张铭志、邱坤良、林建伟、张贵华、王耿、观志强、尹胜杰、黄楚开、刘庆平、杜雅莉、陈镔瑶、王泓熹、张日平
主要完成单位:
汕头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联合汕头国际眼科中心
项目创新亮点:
1.多病种多标签眼底疾病检测技术
项目突破单病种眼底病人工智能诊断系统误诊漏诊的难题,率先构建疾病与特征相结合的图片分类方法及二级分类体系,创立了国际上首个涵盖眼底疾病最多的(39种)多病种多标签眼底疾病检测技术,总体检测敏感性和特异性均大于0.97,AUC达到0.99,使多病种眼底病智能检测提升至视网膜专家水平。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顶级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
2.多维度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检测技术
创新性纳入眼底出血特征,采用多维度与多视角图像分析技术,实现任意视角下5维度特征检测,有效解决单维度检测转诊偏差的难题,总体检测敏感性和特异性均大于0.92,AUC达到0.98,实现ROP高效精准筛查。该研究发表于《JAMA Network Open》,并获得国际同行高度评价。
3.多维度多模态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检测技术
采用多维分类器结合三维卷积神经网络技术,创立五维度眼底图像结合黄斑三维OCT的多维度多模态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检测技术,总体检测敏感性和特异性均大于0.91,AUC达到0.96,实现DR精准筛查,显著降低过度转诊率。
4.无创糖代谢监测与病情评估新方法
率先在泪液中发现诊断和预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展的糖代谢组学生物标记物,研发可穿戴式水凝胶泪液葡萄糖传感器,实现无创泪糖检测及DR病情监测,该技术入选“2021年眼科医械转化十大进展”。
5.全生命周期眼健康智能诊疗体系
采用同质化国际标准,对眼部关键影像学表型参数进行测量,结合百万级标准化病例资料,构建多维度全生命周期眼部影像组学数据库,为眼病精准诊疗奠定坚实基础。
此次获奖是对汕头国际眼科中心科技创新与管理创新深度融合的充分肯定。眼科中心将进一步拓展人工智能技术在多种致盲眼病中的应用,深化产学研合作,推动创新成果转化与普及应用,为提升我国眼健康服务水平、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目标贡献更多力量。
通知类别:汕医新闻 撰稿人:国际眼科中心 审核人:组织宣传统战部
粤ICP备10216025号 © 汕头大学医学院 | 地址:汕头市新陵路22号 | 515041 | 汕头大学医学院网络与信息中心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