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书育人不只是教师的本职工作,更是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做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是教师的使命。王革非是汕头大学医学院基础医学系副主任、病原与免疫学研究中心主任,他不仅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更有一个共产党人崇高的理想信念,多年来,他以赤诚之心、担当之责,在教育的道路上默默耕耘,书写着育人华章;在科研的道路上潜心钻研,诠释着时代担当。育人有方,研无止境,他始终坚持与时俱进,创新引领发展,科研反哺教学,相辅相成,共同发展。
提升思想素质 筑牢育人根基
王革非,2005年9月考入汕头大学医学院免疫学专业攻读博士研究生,2008年7月博士毕业后在汕大医学院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教研室工作,从事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的教学工作,以及抗病毒免疫与神经免疫的研究工作。
在汕大医学院攻读博士学位时,师从李康生。王革非说,李康生不仅是学识渊博的学者,更是一位德才兼备的共产党员。在李老师的言传身教下,王革非对中国共产党和共产党员有了更深的认识,期待向榜样学习。
而王革非还讲述了读博期间的另一个故事,当时他参与学校研究生学术讲座的部分工作,于是便常有机会聆听各学科大家的学术讲座。“除了前沿学术知识外,他们还时常分享自己的心路历程。” 王革非分享道,印象最深的是钱元恕教授讲座,他讲述了50年代钱悳教授为响应国家号召,推动教育事业发展,带领413名上医教职工西迁建立重医的故事,同时,用日常行为、职业操守、国乒比赛等多个故事,让在场的同学们深刻领会到共产党员应有的觉悟和操守。
正是在这些老师的耳濡目染下,王革非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于2008年成为一名共产党员。
如今的他,始终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融入日常教学科研工作,立足本职岗位,做好岗位工作,以更多动力和责任感,投入在教学一线的实践中教书育人。
据介绍,汕大医学院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教学团队获得了广东省课程思政团队建设项目。作为其中的骨干教师,王革非表示,近些年的教育教学中,课程思政越来越受重视,教师的责任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价值观的引领者。课程思政是将“知识传授”与“价值观引领”的双重使命融入课堂的重要方式之一,做到“润物细无声”,做到“耳濡目染”,才是做好做实课程思政,避免低级红、牵强附会硬融合的形式主义等不负责任的做法。此外,除了课堂,实验课、实习见习、实践教学、讲座、与学生交流等都是言传身教的有效途径。
潜心科研 用心教学 矢志传道授业
既要用心教书育人,站好“三尺讲台”,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又要潜心科研,甘坐“冷板凳”,不断产出科技创新硕果。王革非曾入选国际脑研究组织IBRO青年研究学者计划、扬帆计划培养高层次人才、广东高校优秀青年教师计划,获得2024—2025学年度“李嘉诚基金会卓越教学奖”,在如何看待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方面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他说道,教学与科研,从表象上看,在时间精力投入方面是相互矛盾的;但教学与科研又是相辅相成的,教研相长,教学可以为科研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科研成果又能持续注入教学活力,确保教学内容的前沿性与深度。如果通过目标规划、时间整合、效率提升和外部支持等方式,应该可以实现教学与科研的良性互动与动态平衡。
“科研报国”与“教书育人”结合的核心在于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将科研实践转化为育人资源,在价值引领和能力培养中实现双向赋能。“从学生们感兴趣的问题入手,将科研进展融入课程,激发学生兴趣”,王革非介绍道。他特别举了一个近期的例子,在医学生物学中,国家大健康战略的体现之一是建立良好生活习惯,今年国家也提出了体重管理年的活动,“怎样的生活饮食方式是健康的呢,利用学生们关心的健康问题导入,通过十余篇国际医学专业期刊的论文,以及自己的部分科研结果,结合教材‘周期与节律’的主题,将科研进展与基础知识有机融合,在传授知识内容的同时,让同学们感受到科研思维的逻辑性,以及医学伦理、职业素养、中国人群队列建设等元素的重要性。”
在教学一线工作中,教学能力的提升以及教学改革的实践,离不开集体的共同努力。王革非在采访中着重强调,老教授们的传帮带让其受益匪浅,这份传承不仅承载着教书育人的责任,更是一份情怀与担当,并始终激励和鞭策其保持谦虚积极的心态去汲取力量,以昂扬斗志、实际行动,去践行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初心。他还特别提到,在汕头大学医学院有很多在教学和科研双方面都做出突出贡献的老师,是需要努力学习的榜样。
在教学与科研领域深耕快二十个年头,王革非表示,教育是点燃火焰,科研是添续薪柴,青年教师当以“十年磨一剑”的定力深耕专业领域,用解决真问题的科研实践锤炼教学深度,以培养创新者的教育情怀反哺科研格局。而他也始终如此要求自己,立德修身,当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开拓创新,当好敢为人先的科研人。他表示只有党员教师主动作为,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才能帮助更多医学生提升临床救治能力与科学研究能力,让他们早日成长为独当一面的医生,守护人民健康。
通知类别:汕医新闻 撰稿人:组织宣传统战部 审核人:组织宣传统战部
粤ICP备10216025号 © 汕头大学医学院 | 地址:汕头市新陵路22号 | 515041 | 汕头大学医学院网络与信息中心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