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是医学院发展的根基。近年来,汕头大学医学院全方位融入广东省“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依托人才“双百工程”,构建起体系完备的人才工作体系,吸引一批批优秀的青年学者加入这个大家庭。宋军伟便是其中的代表。
来到汕头大学医学院一年了,宋军伟深有感触,“于青年科研工作者来说,这种支持不仅体现在资源和条件上,更体现在对科研探索的充分尊重和长远培养上,医学院的老师每年都有出国访学和学术交流的机会,极大地拓宽了我们的国际视野。我本人也计划通过与海外知名实验室的合作,推动团队研究成果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扎根汕医科研沃土 青年学者迅速成长
近年来,汕头大学医学院高层次人才不断涌现,师资队伍建设可圈可点的成绩背后,归根于医学院在人才引进培养方面的努力,更是为人才成长持续“续航”打造的平台体系。
宋军伟表示,汕头大学是广东省重点高校,医学院在广东也享有盛名。当时了解到医学院在肿瘤研究领域有很好的基础,也正在积极引进高水平科研团队,这与自己的研究方向非常契合。
宋军伟的学术背景立足大湾区,在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获得博士学位后,先后在深圳大学和南方科技大学医学院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宋军伟表示,“这些在不同高校和实验室的学习工作经历,极大地拓展了我的学术视野,使我能够从多角度思考医学问题。”
人才引来了,更要留得住、发展得好。特别对于青年人才来说,丰富多样的实践锻炼平台、清晰的路径和广阔的空间,都是较为看重的。来到汕头大学医学院后,宋军伟深刻感受到学校对科研工作的重视和支持,特别是在平台建设和人才引进方面,展现了极大的诚意和远见。“学院近年来大力引进青年人才,营造了良好的学术氛围,让我对未来的研究工作充满信心和期待。此外,医学院在科研教学方面的团队合作氛围浓厚,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非常活跃,这为交叉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土壤。”
宋军伟表示,在这里接触到许多志同道合的同事和学生,他们的热情和创造力不断激发其科研灵感。学校的硬件设施也在不断优化,汕头大学医学院科研大楼预计今年投入使用,为开展高水平研究提供了坚实保障。
热爱科研勇于探索 促进转化造福百姓
“我觉得科研的魅力在于不停地学习和探索,人类未曾抵达之处,就是科研工作者的方向。”宋军伟表示,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为祖国科研事业的发展做点事情。“我觉得现代科研人都应具备老一辈科学家那种甘于奉献、勇于探索的精神。”
目前宋军伟的研究方向是乳腺癌发生发展,及耐药转移相关机制的研究。其课题组在做ADC耐药及乳腺癌远端器官特异性转移的相关研究。乳腺癌远端转移是导致乳腺癌患者耐药和死亡率高的主要原因,主要的远端转移器官有骨、肺、肝脏和脑等。目前课题组通过测序分析不同特异性转移的细胞系的差异基因,寻找特异性转移的分子机制。另外,还将收取不同转移器官的乳腺癌患者的血液,分离里面的循环肿瘤细胞,以期找到特异性器官转移的液体活检标志物。这样不仅可以提早预警,而且还可以重复采样,患者也不需要进行手术,减轻了患者身体的痛苦。
宋军伟及其团队目前主要想解决ADC药物耐药性的机制问题,并开发新的联合治疗策略。同时,也在探索更多肿瘤治疗的新靶点,希望能够设计出更加精准有效的药物。在转化医学方面,计划加快基础研究成果向临床应用的推进,让更多患者早日受益。另外,也希望能在人才培养方面做出更多贡献,打造一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研团队。宋军伟介绍道,依托于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不仅保障了样本资源的丰富性,同时乳腺癌诊治研究重点实验室也在技术、设备方面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坚持的动力是源于热爱。宋军伟每周会去医院跟着临床医生查房,了解患者临床上所面临的实际问题,比如ADC耐药,“希望团队的科研成果能够转化到临床,应用到患者身上,给患者带来切实可行的好处。”
心怀热爱辛勤耕耘 教学相长笃行致远
高校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导者和陪伴者。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宋军伟表示,教育的真正价值在于激发学生的潜能,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方向和热爱。“我希望通过教学和科研的融合,让学生具备独立思考、创新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成为具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专业人才。”
宋军伟介绍道,建构主义学习观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他们在已有知识基础上主动构建新的认知体系。在课程设计中,我会通过问题导向学习(PBL)和案例教学等方式,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批判性思维。以他们自身已经存在的逻辑基础,引导他们逐步建立更复杂的知识框架。
宋军伟深知教学的目的不仅在于传授知识,更需要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注重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了打破这种壁垒,在课程中设计了多个与临床实际紧密结合的案例分析环节,让学生在解决真实问题的过程中,逐步理解理论知识的应用价值。宋军伟介绍道:“例如,我会带他们去查房,真正去了解患者的问题,知道自己要做的事情的临床意义,使他们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将来能做一个医生科学家,给出患者创造性的治疗方案。”
真正的教育不仅是课堂上的传授,更在于言传身教和持续的关怀。宋军伟认为,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尊重他们的差异、因材施教,才能让他们在未来的职业道路上走得更稳更远。在与学生的互动中,也更加注重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我常常鼓励学生跨学科合作,学会倾听和沟通,通过集体智慧攻克难题。”此外,我也希望他们保持持续学习的热情和适应变化的能力,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唯有不断进化,才能不被时代落下。
宋军伟认为,教育是一种双向的成长,在陪伴学生前行的过程中,也不断从他们身上学到新的视角和思维方式。尤其是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学生对新技术、新理念的接受能力往往更快,这也促使其本人保持开放的心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
通知类别:汕医新闻 撰稿人:人事处 审核人:组织宣传统战部
粤ICP备10216025号 © 汕头大学医学院 | 地址:汕头市新陵路22号 | 515041 | 汕头大学医学院网络与信息中心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