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大学医学院
  • 首页
  • 走进汕医
  • 机构设置
  • 人才招聘
  • 教师队伍
  • 招生信息
  • 教学教务
  • 科学研究
  • 合作交流
  • ESI学科建设
×

汕医新闻
  •    最新要闻>
  •    综合新闻>
  •    媒体汕医>
网站首页  ->  汕医新闻  ->  综合新闻
十年急救护民生 党建赋能绽芳华——附二院斩获第三届汕头市“双优杯”二等奖
2025-09-08 15:36:58   

八月的汕头,创新热潮涌动。8月27日至28日,第三届汕头市“双优杯”工作创新赛现场竞赛在市委机关会堂激烈角逐,来自全市146个单位的183个创新项目同台竞技。其中,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携《党建赋能“救”在身边 筑牢群众“生命线”》项目精彩亮相,凭借十年深耕的急救服务实践与鲜明的党建特色,从众多强手中脱颖而出,斩获大赛二等奖,为卫生系统的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创新实践写下生动注脚。

作为由汕头市直机关工委主办的年度党建创新盛会,本届大赛以“抓党建促发展 聚合力谋新篇”为主题,聚焦发展提质、服务增效、党建赋能三大赛道,吸引了机关事业单位、高等院校、国有企业等各类党组织参与。在医院党委领导下,以及团委的支持下,汕大医附二院门急诊党支部——这支早已获评“广东省高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的队伍,此次带着十年磨一剑的急救项目参赛,既是对医院党建引领业务成果的集中检阅,更是对习近平总书记“推进健康中国建设”重要指示在基层医疗领域落地生根的鲜活诠释。

时间拉回2015年,一组冰冷的数据刺痛了医护人员的心:当时中国旁观者心肺复苏(CPR)实施率全国平均不足1%,院前抢救成功率不到17%。“黄金四分钟”里,太多生命因无人会救、无人敢救而遗憾消逝。“不能让这样的遗憾继续!”怀着守护生命的初心,汕大医附二院急诊科党员骨干率先站了出来,拉起一支10人的志愿小队,正式开启“救在身边”的征程。这一坚持,便是整整十年。

十年间,这支队伍以党建为“红色引擎”,跑出了急救服务的“加速度”。在红色信仰的引领下,他们构建起“党员+团员+N”的志愿架构——急诊科党员骨干化身核心导师,从全院党支部和医护人员中召集志同道合者,如今队伍已壮大到300人,党员始终冲锋在培训一线,让党旗在急救服务现场高高飘扬。2023年,这支队伍凭借实打实的服务成效,获评“广东省最佳志愿者服务组织”,成为汕头急救领域当之无愧的“红色标杆”。

医企联动的创新举措,更让服务力量如滚雪球般壮大。他们打破医疗单位“单打独斗”的局限,主动与社会爱心企业党支部开展党建共建,凝聚起“1+1>2”的合力。团队具备强大的组织动员能力,每场次参加志愿者逾30人,曾为潮阳实验中学近300名学生提供高质量的现场培训服务,充分彰显了团队在资源整合、流程管控与项目执行等方面的卓越实力。从理论讲解到模拟操作,从心肺复苏按压手势到止血包扎技巧,志愿者们手把手教学,确保每位师生都能上手实操,让专业急救知识在校园里播下安全的种子。

服务模式的创新,更让急救服务触手可及。他们精心筹建“汕头市市民急救技能培训大厅”,这里既是科普展厅,也是实操课堂,市民能沉浸式学习急救知识;在社区试点设立“急救驿站”,让急救设备和技能培训离百姓更近;推进急救知识“五进”行动,把技能送进机关、企业、社区、学校、乡村,100余家单位留下了他们的足迹。十年间,他们累计开展培训超2000场次,近20万人从中受益,更有学员在社区成功运用所学技能抢救市民,相关事迹被新闻报道,成为“全民学急救、急救护全民”的暖心范例。

此次获奖,不仅是汕大医附二院党建工作的亮眼成绩单,更彰显了医疗系统守护群众健康的责任与担当。正如“双优杯”大赛所倡导的“以高质量党建促进高质量发展”,汕大医附二院用十年实践证明,党建与业务并非“两条线”,而是能拧成“一股绳”——党建为急救服务注入红色动能,急救服务让党建成果惠及更多百姓。

未来,汕大医附二院将以这份荣誉为新起点,继续深耕“党建+急救”模式。医院计划进一步扩大志愿者队伍、拓展服务场景、提升培训质量,让更多汕头市民学会急救技能,让“救在身边”成为这座城市的温暖底色,为健康汕头建设、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汕头实践贡献更多医疗力量。

光影魔术手拼图.jpg


通知类别:汕医新闻      撰稿人:附二院      审核人:组织宣传统战部

汕头大学医学院  粤ICP备10216025号  ©   汕头大学医学院  |  地址:汕头市新陵路22号  |  515041  |  汕头大学医学院网络与信息中心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