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大学医学院
  • 首页
  • 走进汕医
  • 机构设置
  • 人才招聘
  • 教师队伍
  • 招生信息
  • 教学教务
  • 科学研究
  • 合作交流
  • ESI学科建设
×

汕医新闻
  •    最新要闻>
  •    综合新闻>
  •    媒体汕医>
网站首页  ->  汕医新闻  ->  媒体汕医
【南方日报】被患者称为“光明使者”的眼科专家张铭志:40年防盲治盲足迹遍布全国
2025-06-06 08:00:00   

6月6日全国爱眼日前后,汕头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联合汕头国际眼科中心常务副院长张铭志十分忙碌:为患者进行眼疾诊疗、开展培训讲座、录制爱眼日科普宣传视频……


这位被患者称为“光明使者”的眼科专家,40年来在防盲治盲与眼健康科普的道路上步履不停,用行动书写医者的责任与担当。近日,张铭志获评2025年第一季度“广东好人”称号。


让光明种子在基层生根发芽


在工作中,张铭志了解到基层眼科医疗资源匮乏,偏远地区有不少眼疾患者因缺医少药逐渐丧失视力,她坚定内心的想法:要走遍祖国五湖四海,为各地基层群众带去光明。


2013年起,张铭志带领团队先后44次奔赴西藏、云南、四川、青海、甘肃等五省藏区,一批批眼科医生在她的感召下加入志愿者行列。免费手术无论做了一百例、一千例,也只能解决一时的问题。她认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做好基层医疗技术输出十分关键。在她的带动下,藏区有了一批能独立开展眼科手术的医生,还搭建起一个远程会诊和培训的网络平台,源源不断的技术、资源被输送到雪域高原。


近20年来,张铭志先后参与了“关心是潮流”“中华健康快车”“亮睛工程”等8大防盲扶持项目,将技术传承的触角延续到全国各地,带领团队培训全国基层医生超4700人次,其中可独立手术基层医生近800名,独立完成手术量超48万例,为基层留下了一支带不走的眼科医疗团队。


从黑龙江到新疆,从青海到贵州,张铭志团队的“光明地图”已覆盖全国22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1个特别行政区,完成白内障手术量累计超过29万例。


团队的努力换来了扎扎实实的成效:海南省打造“无白内障盲省”;潮州市三饶镇成为该市首个白内障无障碍镇;通过扶持汕头市潮南区两英中心卫生院,潮南区成为汕头首个白内障无障碍区……伴随着眼科技术的提升,许多基层医院从医疗水平、收入水平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以两英中心卫生院为例,医院眼科最高年手术量达4000台,为众多眼疾患者扫去眼前灰霾,重拾光明。


让科普之光照进千家万户


在多年的基层诊疗和调研中,张铭志有个深刻感受,提高公众对眼病的预防和治疗意识,需要持续开展健康科普。


2011年,张铭志发起“全民亮眼行动”,先后在汕头市近2400个社区、单位为超过23万人进行眼健康建档,普及眼健康知识,并为白内障困难患者开通绿色通道。截至目前,累计开展免费白内障复明手术逾6000例。


团队织起一张细密的眼健康科普网络,“全民亮眼行动”也收获了众多“国字号”荣誉:获得2017年度全国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先进团队称号;入选2021年广东省最佳志愿服务项目;入选2022年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示范项目……


随着科技的发展,眼健康科普技术、形式也推陈出新。张铭志通过大数据手段,组织开展三轮汕头市全覆盖的学生近视监测超过290万人次,并建立近视防控智能化大数据采集及监测管理平台,推送预警短信超271万人次。在这个项目的带动下,汕头成为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改革试验区。


张铭志还带领团队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让各类眼健康科普作品走进千家万户:精心编写眼健康科普读物《儿童青少年护眼秘籍》并出版发行;自主创作汕头市首支儿童青少年爱眼护眼歌MV《点亮光明向未来》。此外,团队打造了线上科普全媒体平台,通过短视频、漫画连载、节气海报、知识问答、科普图文等形式,将科学知识、科研成果融入作品中。


凭借多年的努力付出,张铭志先后荣获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全国科普工作先进工作者、广东好人等诸多荣誉。“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荣誉属于整个团队,我只是其中一个代表。”张铭志表示,这些荣誉为汕头国际眼科中心未来发展注入动力,将持续努力把这份光明的事业推进下去。


南方+记者 张晓宜


通讯员 邓丹丹 李培煌


链接:https://epaper.nfnews.com/nfdaily/html/202506/06/content_10137874.html?from=weChatMessage&enterColumnId=



通知类别:媒体汕医      撰稿人:国际眼科中心      审核人:组织宣传统战部

汕头大学医学院  粤ICP备10216025号  ©   汕头大学医学院  |  地址:汕头市新陵路22号  |  515041  |  汕头大学医学院网络与信息中心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