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大学医学院
  • 首页
  • 走进汕医
  • 机构设置
  • 人才招聘
  • 教师队伍
  • 招生信息
  • 教学教务
  • 科学研究
  • 合作交流
  • ESI学科建设
×

汕医新闻
  •    最新要闻>
  •    综合新闻>
  •    媒体汕医>
网站首页  ->  汕医新闻  ->  媒体汕医
【羊城晚报】颅内手术“引路人”大展身手——汕大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借助机器人完成四例巨大脑转移瘤手术
2025-07-16 09:51:20   

近日,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神经外科团队成功借助神经外科手术导航机器人连续完成四例巨大脑转移瘤手术,令不少患者重燃康复希望。


精准手术重获新生 


70岁的李伯因头痛、右腿无力,突发活动及语言停止(癫痫失神发作)前来医院就诊。经了解,李伯既往有颈部副神经节瘤病史。


完善头颅磁共振检查后,结果显示左侧额叶存在巨大占位,考虑为副神经节瘤脑转移瘤。该肿瘤最大径达46mm×46mm,占位效应显著,周围大片水肿,脑疝形成,正是这些因素导致李伯出现头痛、肢体乏力及癫痫症状。


术前,该院神经外科团队利用手术导航机器人生成了三维模型。透过该三维模型,能够清晰地看到半透明化的头骨与脑组织,肿瘤和头骨上额窦、脑功能区的相对位置也清晰可辨,从而得以精心规划手术路径。


术中,依据神经导航仪的精准定位,手术团队巧妙避开重要血管和神经功能区,成功实现肿瘤全切。术后,李伯头痛、肢体乏力及癫痫症状完全消失。


术后第一天复查显示,李伯的肿瘤被全切,被挤压的脑室和脑组织成功复位;术后仅一周,李伯便能下地活动,生活实现自理。



为疑难病治疗提供新选择



李伯的康复,要归功于“引路人”——神经外科手术导航机器人,它实现了手术的精准与高效,能进行术前手术方案设计、术中实时指导手术操作的精确定位技术,帮助手术者选择最理想的径路、减小术野、改善病灶的显露,最大限度地减少脑组织损伤,保护正常功能区域,最大限度地切除病灶以达到最佳疗效。


这一先进技术的应用,提高了手术成功率,缩短了患者的康复周期,为更多脑肿瘤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1756259650956296.jpg


运用神经外科手术导航机器人进行颅内肿瘤定位


作为工信部、卫健委“神经外科手术导航机器人应用推广项目”推广科室,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神经外科现已在粤东地区率先常态化、标准化应用神经导航微型机器人系统开展脑胶质瘤、脑膜瘤、脑转移瘤、听神经瘤等高难度肿瘤的显微外科手术及深部、功能区、小体积颅脑肿瘤的微创穿刺活检手术。


“人的大脑结构复杂而精密,神经外科手术要触及‘生命的禁区’,对手术精度要求极高,神经外科手术导航机器人让手术如虎添翼,将为神经外科疑难病的治疗提供更多选择,进一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该院神经外科副主任陈辉表示。



羊城晚报记者 蚁璐雅  

通讯员 许培宏 陈铮

链接:https://ep.ycwb.com/epaper/ywdf/html/2025-07/16/content_635_716608.htm



通知类别:汕医新闻      撰稿人:附属肿瘤医院      审核人:组织宣传统战部

汕头大学医学院  粤ICP备10216025号  ©   汕头大学医学院  |  地址:汕头市新陵路22号  |  515041  |  汕头大学医学院网络与信息中心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