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上一页
首页  ->  汕医新闻
附二院心内科陈有仁主任医师团队在国际著名期刊Cardiovascular Diabetology发表论文
2023-08-09 18:59:18   

近日,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陈有仁主任医师团队在国际著名医学期刊《Cardiovascular Diabetology》(中国科学院一区,IF=9.3)发表标题为“Supra-additive effect of chronic inflammation and atherogenic dyslipidemia on developing type 2 diabetes among young adults: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的研究论文。2020级SUMC-ECU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蓝裕龙和吴丹为该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陈有仁主任医师为共同通讯作者。

中国具有全世界最大的糖尿病患者群体,近几十年来,糖尿病的发病趋势逐渐年轻化。早发糖尿病会带来更为严重的心血管并发症及致死率,因此,对早发糖尿病的风险预测及积极预防尤为重要。致动脉粥样硬化血脂改变[以甘油三酯(TG)升高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为主要特征]和炎症因子升高是高血糖或糖尿病的显著共同特征,是糖尿病发病的危险因素。并且,他们被认为是相互交织的生物学过程。值得注意的是,血脂异常及炎症改变与年龄密切相关。然而,尚未有研究关注年龄相关的血脂异常伴炎症因子升高的糖尿病风险及潜在生物学交互作用。本研究基于中国大型队列研究——开滦研究数据,运用生存分析的方法,探讨在普通社区人群中年龄特异性的炎症和致动脉粥样硬化血脂异常的糖尿病风险,并在各年龄段中从相乘及相加交互作用的维度探索炎症和致动脉粥样硬化血脂异常的交互关系,以交互效应超额相对危险度(RERI)描绘相加交互作用。在排除患糖尿病的人群后,最终纳入42,925名无糖尿病的个体,通过计算4年暴露期中的累积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致动脉粥样硬化血脂指数(AIP)作为慢性炎症和致动脉粥样硬化血脂改变的评估,分析其共同暴露所致的年龄相关的糖尿病发病风险。生存分析结果表明,在调整了所有潜在影响因素后,累积hsCRP与累积AIP单独或协同与糖尿病发病存在显著关联,在糖尿病发病中,累积hsCRP与累积AIP存在显著相乘交互作用;并且,这种关联存在显著的年龄特异性(P-相乘交互作用<0.01)。在年轻的人群中,血脂异常和炎症升高共同暴露导致糖尿病风险最高,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下降。在以每10岁为年龄分层时,血脂异常和炎症共同暴露的糖尿病风险为6.26倍 (95% CI: 3.47-11.28),而在40岁以上的各年龄层糖尿病风险约为2倍(见下图1)。对各年龄段炎症和血脂异常对糖尿病发病的影响进行相加交互作用分析发现:在年轻人(<45岁)中,血脂异常和炎症升高对糖尿病的发生存在显著的超加性效应。由于血脂异常同时伴发炎症因子升高的交互效应将导致额外的80%的糖尿病发生风险(RERI: 0.800,95% CI:0.102-1.499) (见下图2)。相加交互作用的出现往往提示因果作用或者生物学交互作用。此研究结果为早发糖尿病的流行提供了见解。随着生活方式和环境、心理等因素变化,血脂异常和炎症因子升高在年轻人中普遍,这可能解释了年轻糖尿病的盛行。重要的是,相加交互作用对于公共卫生领域促进健康策略的制定意义重大,提示了可能干预并取得成果的方向。值得对血脂异常伴发炎症因子升高的年轻个体关注其糖尿病风险并进行积极干预。同时,该研究呼吁社会和家庭关注年轻个体的生活方式转变及心理压力,因慢性压力及情绪是炎症因子升高的风险因素。综上研究成果提示,将累积AIP和炎症负担结合到临床实践中,可进一步完善各年龄段个体更为精准的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评估及获得严格的风险分层,为个体一级预防策略提供信息,进而实现精准的个体化干预及预防。

论文截图.png

论文链接:https://cardiab.biomedcentral.com/articles/10.1186/s12933-023-01878-5 

陈有仁主任医师作为粤东地区心血管领域的专家,带领其团队在心脏代谢性疾病领域不断探索和创新,方兴未艾,已连续发表多篇高水平论文,受到国际学术同行的广泛关注。陈有仁主任医师培养的蓝裕龙博士研究生以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发表中国科学院1区SCI文章3篇,总影响因子(IF)29.42分。这也标志着附二院心血管亚专科在心血管领域持续深耕。



通知类别:汕医新闻    撰稿人:附二院    审核人:组织宣传统战部